【港大研發】首個華人心腦血管疾病深度風險評估模型 望減少本港25%心血管病早逝風險

醫生診症室

發布時間: 2022/04/01 10:00

分享:

分享:

港大研發首個華人心腦血管疾病深度風險評估模型。

香港大學聯同創新及科技局研發心血管疾病預測風險模型——華人個人化心腦血管疾病風險評估分數(Personaliz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ssessment for Chinese,簡稱P-CARDIAC),是首個專門針對華人的人工智能(AI)心腦血管疾病風險評分,同為香港首個深度預測心腦血管疾病風險模型,以及早識別港人患此病的風險並介入治療,目標可減少本港25%因心血管疾病而導致早逝風險。

本港心血管疾病死亡個案連年增加,據衞生署數據顯示,2020年因心臟病而死亡的人數達6,561人,死亡率較2019年上升6.5%,當中有58.8%為急性心肌梗塞和其他缺血性心臟病。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心臟科蕭頌華教授指出,心臟病和腦血管病已成為本港第三、四號殺手疾病。而冠心病的發病年齡近年亦有年輕化趨勢,蕭頌華指出,需要有系統地管理心血管疾病風險及密切追蹤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後的情況,以減輕公共醫療負擔。

為有效管理本港心血管疾病風險,港大團隊聯同創新及科技局研發出首個華人個人化心腦血管疾病深度風險評估模型(P-CARDIAC)。支持機構包括英國諾丁漢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及安進香港。

港大醫學院護理學院及公共衞生學院助理教授徐詩鈴指出,P-CARDIAC基於逾90個從醫管局臨床數據分析和報告系統取出的共異變數,包括31個共變量及66個於XGB預測模型中的共變量,例如年齡、葡萄糖、慢性阻塞性肺病,嗜鹼性白血球等數據,可達致高精準度,C-統計量為 0.86 (超過0.8即代表模型準確度高)。

蕭頌華指出:「血脂不正常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LDL-C)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HDL-C)過低,已被確認為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一種主要風險因素。」而為了解本港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後的復發及控制LDL-C水平的數據,亦同步研發了手機應用程式「心安你得」,以優化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後跟進及護理情形。

患者可透過手提心電圖儀器測量身體數據,其數據會即時上載至手機應用程式並即時進行分析,患者及醫生可同步掌握相關結果。患者的心血管因素控制分為9項:壞膽固醇、好膽固醇、體重、收縮壓、舒張壓、脈搏、糖化血紅蛋白、吸煙,運動。若結果顯示紅色,即代表有風險因素,系統會提醒患者及醫生注意,從而作出相應調整。

蕭頌華指出,根據數據統計,疫情期間不乏有心臟科門診患者缺席的情況,但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後,每隔數月便需要覆診一次,以便醫生根據情況調整藥物治療。若患者缺席覆診,或有可能未能及時調整用藥而影響治療效果。他指出,使用「心安你得」手機應用程式,讓患者在家中亦可以持續監察各項指標,避免因為到公立醫院而增加的染疫風險;有需要時醫生亦可及早介入,從而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或相關死亡,達至二級防預。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香港經濟日報》TOPick新聞「第三屆全港小學生中文作文大賽」 立即參加:https://bit.ly/3CrwGul

責任編輯:羅嘉欣